第十期读书心得分享 · 《影响力》 | 黄彦珈宁-威尼斯144777cm

第十期读书心得分享 · 《影响力》 | 黄彦珈宁
发布时间:2021/11/01 分享:

无形的影响力

却拥有着改变一切的力量

——《影响力》读书心得


《影响力》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一行字:风靡全球三十年。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够做到如此大的影响力。读完该书,总结起来其说把这本书归类于营销心理学,不如说这是把双刃剑。往好处用就是正面的影响力,往坏处用就是负面的影响力。也不禁想起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比如计划是去理发店剪个刘海,结果顺便烫了个头发。看个直播,结果买了自己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这本书的基本主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某人或事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并没有用上所有可用的相关信息。相反,我们只用到了所有信息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贯穿全书的平行主题,尽管人类的大脑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地使用这一捷径。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注意力,需要熟练掌握书中的6条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作者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举出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人们是怎样被这些心理影响的,事实上这本书就是在传递销售人员如何去抓住顾客心理的一本书。

一、互惠原理:你帮了我我也要帮你

简单地说,就是别人施恩于我们,我们会本能觉得应该给予同样的回报。如果我们接受善意,我们就会感到有义务偿还。而倘若有人对我们让步,我们也会觉得有义务退让一步。

tips:超市里的免费试吃。

我们平时买东西会看见很多食品试吃吧?很多人吃完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又不好意思直接把牙签还回去,就只能意思意思买一点。但这也正顺着商家的套路钻了进去,利用了互利互惠的思维。

二、承诺和一致:说到就要做到

我们一旦作出了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tips:遵守承诺固然是好事,但有时遵守的承诺只是在给自己填坑。你有过为了符合别人对你的标签,而假装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吗?

三、社会认同:做的人多就是对

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tips: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同样两家店排队多就肯定好、路上有人摔倒别人不扶我也不扶、想买的东西被标上“仅剩几件”就会立马下单。常常根据大多数人的选择,而进行选择。

四、喜好:让别人喜欢你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tips:为什么品牌商喜欢找当红明星来代言商品以增加产品销量?因为粉丝喜欢。为什么销售之前要和客户搞好关系?因为要赢得客户信任。所以在请求别人之前,先让对方“喜欢”你,一旦有了好感,事情就容易很多。

五、权威:他说的都对

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总是认为专业人士的发言会比普通人更可信。

tips:穿制服的人总给我们一种威严感,在专业领域他们的话不管对错,你都会相信。举例来说,同样两瓶水,贴了“国家运动员指定用水”的,就一定卖的更好。

六、稀缺:越稀有越珍贵

稀缺原理对我们行为造成的影响,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比获得同样东西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tips:限量版总是被消费者哄抢

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就能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提高对方顺从的概率。

这就是心理学有趣的地方,它在于一旦你对某一方向有所了解,就会不知不觉应用到生活中。火鸡会根据叫声辨别自己的孩子,但如果你把它的天敌放在边上,用手机播放火鸡叫声,它们依然会把这些动物当作自己的孩子去保护。人往往对于贵的东西更加信任,总觉得便宜的质量肯定不行,贵的肯定好。这些都在说明影响力因素在控制着人或动物的大脑,无形中干涉我们的选择。人类是自然选择的种群,为了适应环境,不断进化,让大脑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凭借着“经验”或者下意识做出某些机械反馈,也正是这些下意识的反馈,会让我们非常容易地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不同行为的影响,只是影响的有深远长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