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理性的思考
—《影响力》读后感
生活处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做一个思想独立的人,不落入生活中有心人布下的陷阱。我感觉从与非亲密友好关系的人正面接触那一瞬间开始就应该启动思考的开关。我们并不以过多的心思去估量别人,但我们尽可能地理性。毕竟就算友好亲密的关系也是常常被人利用的,这并不说明我们时时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但不轻信他人也许可以避免更多的错误。
简单总结几个我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1.在对事物价值认识不确定的时候,一般人会认为“昂贵=优质”。在生活中总结出一些事情的固定模式形成捷径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时间精力,使人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片刻解脱,但也容易使人作出错误的决定或落入他人的陷阱。
2.社会认同。当人们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时,会在周围寻找相关的社会证据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可以导致盲目的跟风。面对危难时人们是否能挺身而出取决于落在这个人身上的责任感,基于责任扩散之后分配到每一个在场的人的责任感和相关的社会证据。要记住,独立思考,多数人的选择未必就是正确的。
3.权威。因为盲目服从权威而做出的违背人性疯狂的事历史上时有发生,也容易被人利用来达到自身的目的。伪装的头衔和包括衣着在内的外部标志容易使人服从于权威,从而上当受骗。因此面对权威的命令,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这个权威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专家?”这个问题给予我们的信息是这个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与我们手头上的问题是否有关系。“这个权威会不会对我们说真话?”即使最有知识的权威也未必会对我们说真话,因此对权威的信任度应有所保留。权威也是可以被收买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极为生动,实证研究让人对这些普遍原理了解得更加深刻。我们要做的是,思考,思考,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