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读书心得分享 · 《百年孤独》| 黄彦珈宁-威尼斯144777cm

第十二期读书心得分享 · 《百年孤独》| 黄彦珈宁
发布时间:2022/01/05 分享:

明白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

——读《百年孤独》有感

什么是孤独?是一个人半夜失眠的迷茫?是一个人去医院的无助感?还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前途好似一片白茫茫的雪地?

《百年孤独》这本书中,那个拥有庞大且复杂人物关系的家族真的很奇怪,他们之间,人与人之间是隔绝的状态,没有温情,只有孤独成为连接他们的纽带。就在这样一种循环往复之中,家族从第一代走向了第七代,经历了一个世纪,小说从开始走向了结尾,故事也回到了最初羊皮卷的预言,孤独,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时间面前人类是那么的渺小,苦苦挣扎一辈子到头来竟只是一场空梦。时间的巨轮碾过骸骨,重复轮回。在书尾,布恩迪亚家族的进程在历史上戛然而止:“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书中的梅尔基亚德斯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你懂的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马尔克斯对人性的解读太过深刻。

每个人孤独地出生,孤独地离开,人生来孤独。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终生的孤独,直到死亡。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就是宿命轮回中的渺小一份子。也许孤独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必修课,与孤独相处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孤独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只有寂寞才是人生底色,快乐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来回味的。从出生起,就在试图在孤独中挣脱,最后却又在孤独中找到自我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在阅读中,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种活着的宿命感、孤独感。压抑到极至反而突然明白,在这人世间,有些路终究只有一个人走,也只得独自默默走下去。结合我们现实的生活,又岂不是在影射我们的人生,跌宕起伏,兴旺成败,哪怕尝尽人间疾苦,满身伤痕,还是要用孤独自愈后再出发....

书中有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人终其一生的追求大概就是自由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