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读书心得分享 · 《人生的智慧》 | 郑蓓-威尼斯144777cm

第十一期读书心得分享 · 《人生的智慧》 | 郑蓓
发布时间:2021/12/03 分享:

以己为镜      超越自我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很早就知道叔本华,但之前确实没有看过这位哲学大师的著作,现在拜读了这本书,也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智慧”用叔本华的话讲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的一门艺术”,其实也是“如何尽量避免、减轻人这一生所遭遇的痛苦的一门艺术”。

记得从小就喜欢邓丽君的歌曲,有一首非常经典的歌叫《漫步人生路》。歌词中写道: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风中赏雪雾里赏花快乐回旋,毋用计较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愿将欢笑声盖掩苦痛那一面,悲也好喜也好每天找到新发现。我想,这歌词也恰恰符合叔本华这本书想要给读者的答案:苦难是人生的主旋律,活着不过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而如何在夹缝中获得幸福则需要一定的智慧。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阅历以及人生道路虽然都不同,但不可否认,都会有痛苦的经历以及幸福的感受,没有谁一直身陷苦难,也没有谁一直沉浸快乐,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同的是,当你面对痛苦或不幸时,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悲观,取决于我们的自身。所以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也是成长道路上的考验。

《人生的智慧》最击中我的是它给予“个性”的空间。叔本华认为,人们应该合乎自己的个性去走自己的路,填充自己的人生经验,而不是模仿别人。个人非常赞同。从幼儿到成年,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或者其他同事比你某方面能干等等。我们一生之中总是以别人为镜,以己之短,去拼他人所长,徒增了许多的烦恼。何不以自己为镜子呢?也许你羡慕的人也在羡慕着你。

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等不同,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只有和自己比较,你才能发现,你是进步了,亦或是退步了。一个人的成长被给予了许多期望——父母希望你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拿着稳定的收入,以后有保障;老师希望你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朋友希望你成为她永远的倾听者;领导希望你成为事业上的好助手,诸如等等。每一个的期望都来的如此真挚,难以拒绝,我们很容易就迷失在这些观点中,失去自我。看一下镜子,你是谁?感受一下你自己的心跳,它在为什么而跳动?人一定要为自己而活,没有谁是永远陪伴着你走下去的,支撑你走下去的只有你自己,千万不要活在他人的安排中。如果别人都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时,你是否为之惭愧?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还能做什么呢?人的一生都在为了找寻自己而活,寻找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循序渐进。每个人都要勇敢的去追逐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而多时候,在人群中,我们都不确信自己拥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因而会试图为自己添加各种标签。所以,必须要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才能够确信自我的存在,能够真正通过自我思考获取成长,在静思中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以及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自我的价值,提升自信心,从而驱动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和发展,进而逐步超越自我。

透过《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如何尽量幸福愉快的度过一生,个人认为应该是努力去追随使你安宁的东西,做你觉得有趣的事情。作为尘世中的凡人,愿自己“手持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