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读书心得分享 · 《人生的智慧》 | 王瑞瑞-威尼斯144777cm

第十一期读书心得分享 · 《人生的智慧》 | 王瑞瑞
发布时间:2021/12/03 分享:

做自己精神的富豪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本月,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感触颇多。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或多或少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本书虽名为“智慧”,其实可以说是叔本华的“幸福论”。

书中无论是开篇提到的人的自身,还是中间部分讲述的“人所拥有的财产”,亦或是皆为部分归于的我们应当活在当下,都让我愈发坚定,要学会做自己精神的富豪。

she原成员hebe有一首歌叫寂寞寂寞就好,有一句歌词曾是我多年的个性签名“死不了就还好”,读完此书,竟觉得有几分相似。这世间永远不会有感同身受,冷暖自知才是常态。你永远不知道朋友圈中那个子女双全的她,也许在无数个深夜都曾看着窗外的月亮感慨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你也永远不会了解那个得了销冠的姑娘在所有人庆祝欢呼的时候,她眼角的泪是回想起一路走来种种不易。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情,工作的不顺心、生活的不如意,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如约而至,所以才会有那句祝福“祝你永远18”,也许不是真的年龄,而是希望你的内心、你的精神层面永远都能如18岁那年热情洋溢、简单执着。

经济下行的背后,很多企业走向灭亡;常态化疫情影响,企业破产名录不断上升;原先温馨的家,几天后就成了法拍房中的一间。是的,破产的人很多,失败的人很多,绝望的人很多,不明白幸福为何物的人也很多。而此书读完,它让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唯一值得恐惧的破产,是精神破产。

如果说任何一本书笔下的文字都在讲述作者的心路历程,那么读书的人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一定是能够延伸出来,找到几分自己的人生感悟。我喜欢“跪着也要把这条路走完”的坚定信心;我欣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豪放,我认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人还在,只要那份精气神儿还在,就什么都不足为惧。因为人还在,让你有了重新开始的基础;精神还在,让你有了再次拥有希望的可能。

想起曾经在新疆工作的日子,隔三差五下沉驻村,每年12点离开办公室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每天我都会准时,换一套漂亮的衣服出现在办公室,有人问过我,你每天化妆的时间还不如拿来补觉,我说我不允许自己有哪一天是自己都不喜欢的。其实,我心里深知那是我给自己的仪式感,我用外象的东西来告诉自己、约束自己、提醒自己、安慰自己你很美丽,一切再累,也要做自信美丽的自己,也要保持一种振奋精神的状态,所以,在别人看来,我永远都是开心的,我对自己的事情永远都是有底气的,因此别人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欣赏,也让很多事情推进起来愈发顺畅。讲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提振精神,永葆热情,一定会为你的人生加分加色。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创作手记》中有一段话:“在狂热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什么?那就是认定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不论实质上是否如此,你就得这样来认为。你要感觉到你在创造,你在不同凡响地创造,你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认为他伟大无比也未尝不可。这不是狂妄。只有在这种‘目中无人’的状态下,才可能解放自己的精神,释放自己的能量。应该敢于把触角延伸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敢于进入‘无人区’并树起自己的标志。……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应该是你自己发出的。”

本书结尾,叔本华大声疾呼把握现在——“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不必太未雨绸缪、思考遥远的未来,也不宜总是如闺怨的少女般怀念再也回不去的过去。“不管我们能够生活多长时间,我们都只享有那不可分的现时此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让我们都过好每一天,享受此时此刻的生活,让我们元气满满迎接每一天,精神振奋面对每件事,一同发掘并释放自己的突出才能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