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布查事件引发俄乌冲突再度升温,巴以地区暴力事件频发导致紧张局势加剧;国内疫情仍未出现拐点,上海全面封控延续,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下多地货运受阻,为此交通运输部4月7日召开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研究部署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多地防控措施升级,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都受到一定影响,我们从高频数据角度观察疫情对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的影响程度。
货物枢纽吞吐量增速明显放缓。截至21日,3月全国主要公共物流园区的吞吐量指数日均值为105.9,同比下降14.9%,较1-2月同比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3月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的吞吐量指数日均值为99.8,同比下降14.8%,降幅较1-2月扩大5.1个百分点。
疫情或放大物流行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常态化防控政策会增加物流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在“动态清零”政策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本必然会推高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披露数据,重点物流业务成本增长33.0%,连续多月保持高位增长。
2)疫情影响下劳动力结构性缺口放大。受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物流一线员工面临短缺情况。40.3%的企业表示物流基层操作员工方面在用工紧张。疫情影响下,物流行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或将继续存在。
各国内运:渐从奥密克戎疫情中恢复
欧洲主要国家的出行数据在1月迎来拐点。
根据apple maps交通活动趋势数据,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驾车出行活动指数(7ma)先后在12月下旬至1月中旬迎来拐点,转为上行。截至4月8日,英、德、法、意的驾车出行活动指数(7ma)分别较此前低点回暖59.5%、35.6%、23.0%、46.4%。
全球主要航线海运价格在3月份回落
随着美国港口问题逐渐化解,中国出口美国集装箱运价回落。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美西航线、美东航线从去年5月开始连月上涨,均在今年2月11日当周出现拐点,2月11日至今呈下降趋势。截至4月8日当周,美西航线ccfi录得2286.79,较2月11日峰值回落16.7%,美东航线ccfi录得2608.64,较峰值回落6.9%。
除了中美国航线以外,3月份全球海运价格总体呈下降走势。
drewry全球综合集装箱指数在2021年11月4日至2022年2月24日窄幅波动,3月份开始指数加速下行,截至4月7日当周降至8042($/40ft),较2月24日累计下降15.14%。ccfi南美航线、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波红航线、澳新航线、日韩航线、以及东南亚航线的指数陆续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迎来拐点,转为回落。
物流问题对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销比修复造成阻碍,该趋势尚未扭转。
美国从2021年开始凸显的供应链矛盾,主要体现在运力供给无法满足对运输服务的需求。美国企业尤其是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存规模在2020年二季度大幅下降,叠加此后消费需求上升,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存销售比受损严重,而物流服务供应不足,对企业库销比的恢复造成阻碍。
截至今年1月,美国批发商库存销售比为1.20,与去年7月并列为2014年以来最低值;零售商库存销售比为1.13,较去年12月环比下降0.04,离2019年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供应链现状:疫情影响下物流不畅问题加剧
4月以来,国内疫情尚未出现拐点,目前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基本稳定在一千余例,但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几乎直线上升。截至8日,已突破23000例,究竟何时出现拐点,目前难以判断,但严密封控措施下,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了许多方面,具体如下:
(一)供应商交货时间显著放缓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为46.5%和45.2%,较前值分别回落1.7和4.6个百分点,双双刷新2020年2月疫情暴发以来新低,表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交货时间继续放慢。我们注意到,疫情前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保持稳中有升,疫情之后两者中枢转而趋势回落,或反映出疫情反复冲击下,防控措施强化对物流运输效率的持续拖累。
需求和物流的不确定性
早在3月16日,受上海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已经停产两天。3月28日,上海疫情防控升级,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进行核酸筛查,实施4天严控管理,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再次停产4天;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进入4月后也都宣布停产。
如你所知,上海及周边、吉林等地是汽车行业的重点聚集地。据上海市和吉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上海汽车产量283.32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68%,位列全国第二;吉林省汽车产量242.41万辆,占比9.14%,排在第三。二者合计占据了全国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二)公路货运降幅继续扩大
在多地疫情封控措施影响下,公路货运明显受阻。3月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日均值为109.7,同比下降2.6%,较1-2月6.2%的增速大幅回落。截至7日,4月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降幅继续扩大至25%。从具体区域来看,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省份对全国公路货运量形成显著拖累,且冲击程度几乎与春节假期影响相当。
疫情对港口物流影响相对有限
3月,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为-1.65%,2月为4.43%,但从旬度数据变化来看,和疫情严重程度之间并无显著关系。2月下旬,该指标同比增速达到18.1%,3月中旬下降至-8.9%,3月下旬又反弹至5.6%,疫情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可能并不是这一变化的主因。另据中港协披露,近期,深圳、上海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对码头生产有一定影响。但据港口反馈,目前出口货源仍较充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