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部令第16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已于2020年11月5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0年11月30日
实现所在地空气质量提升,避免被上级部门及中央环保督察组问责,通过自查排查,污染溯源,配合地面走航监测车及联合“一站式全科环境医生智慧平台”解决污染问题,使得所在地的大气、水、面源污染环境高效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这项国内首创技术,是您的首选。
基于卫星遥感天地一体化环保监测
系统正版威斯尼斯人8206下载安装的解决方案
卫星遥感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准实时,成本低的特点。
对于大气污染,能够实现城市大气污染分布情况,精准分析传输通道,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做到企业级污染溯源,精准指导大气污染治理。
对水污染监测方面,可以对全流域进行污染分布监测,弥补河流断面监测数据不足问题,全流域大尺度宏观掌握全部污染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污染区域和企业,辅助水环境污染效率。
对城市固废方面,通过卫星影像,进行自动化识别提取,查找城市固废分布,提高查找效率。
以上成果在江苏常熟、河南新乡等地进行了成功的示范和运营,有效助力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精细管理、精准管控”,为打赢“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提供了天域手段。
系统功能
区域空气历史大数据分析,包括区域可悬浮颗粒物随时间变化的区域分布,全面掌控空气质量变化的历史情况。
pm10,pm2.5及so2,no2,o3,co,hcho分布监测。对指定区域悬浮颗粒物分布浓度进行监测,给出悬浮 颗粒物浓度分布图及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悬浮颗粒物预测。对指定区域为期1~7天的悬浮颗粒物分布浓度进行预测。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排放源溯源。对指定区域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排放源进行溯源,精准溯源到当量污染物排放企业。
对指定区域内当量污染企业排放进行量化排名,给出当量污染企业污染排放指数及污染排放强度。
对指定地区外来输入型可悬浮颗粒物的分析和量化。
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一、解决空气质量控制历史大数据不完善的问题;
第二、准确定位污染排放源,精准指导环保部门制定蓝天保卫战预案方案;
第三、避免一刀切式关停模式,缓解环保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四、还原企业污染排名真相,保护轻污染无污染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采用看高科技新技术手段在环保领域应用,既能为蓝天保卫提供数据依据,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六、准确监测输入型可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为解决大区域整体空气污染治理提供准确依据。
来源:国环生态环境大数据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