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城市,从“因河而生”走向“因河而兴”-威尼斯144777cm

李忠:城市,从“因河而生”走向“因河而兴”
发布时间:2022/04/11 文章来源:华高莱斯 分享:

李忠1


城市,从“因河而生”走向“因河而兴”


如果,你打开地图去研究世界的城市,你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那种未曾流经城市的河流,但却几乎没有河流未曾流经的城市。

道理很简单,有水才可以造就生命,而有河流就能孕育文明——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在看待城市与河流这个命题时,更应当站在河流的角度去规划城市,而不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去改造河流。

李忠2

挪威·奥勒松河湾


因为,城市,是因河而生,而河却并非为城而设。

又如果,你是背着相机,去拍摄这个世界上的不同城市,那你很快就会发现,“沿着河走”,“跟着河拍”,是欣赏一座城市之美最好的办法——这个规律,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城市都适用。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有哪座城市,不适用于这条规律,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城市的规划形态,或者说其城市政府的治理水平,还停留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道理很简单,过去那些“因河而生”的城市,在今天也大多是“因河而兴”的——绝大多数城市,其管理者和居住者很快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对流经城市的河段进行整治,是提升一座城市的景观品质与宜居水平,最佳的路径之一(而且还往往没有“之一”)。

这样的案例从国外慕尼黑的伊萨尔河治理,到中国天津的海河整治与上海的浦江两岸景观建设,无一例外。这正如《圣经·旧约》中那句最著名的话: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李忠3

挪威·特隆赫姆尼德河

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在今天这个“城市竞争”的时代,在世界城市,特别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里,那场已经发生过的“河道治理竞赛”,也一定会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里广泛出现。

原因很简单——要想在城市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要有一流的竞争力;而要有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一流的产业;要有一流的产业,就必须有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流的环境。而河道治理,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而言,正是打造一流环境的“必选项”和“最优解”!

李忠4

日本·隅田川

所谓“必选项”,是因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河流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因素——她,要么作为一个景观地为城市增光,要么作为一个污染源为城市减色,二者必具其一,无法忽视;而所谓“最优解”,是因为无论是打造“可以观”,还是“可以居”,还是“可以游”的城市,河道治理,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对城市居民和城市政府而言,都会是一个“最优解”。

李忠5

日本·道顿堀

在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有一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里讲的,就是一个“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其实已经不缺高楼大厦了,就连许多县级城市,也至少有一两座可以拿得出手的建筑。

可是,我们大多数城市,为什么不够入画,又为什么“千篇一律”呢?

其实,常常就是缺少了一两个看城市的“好角度”!而“隔岸观城”,往往就是欣赏一座城市,最好的角度和最佳的方式。以上海为例,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只要一看上海的那些经典照片,就立即能把她认出来,不是因为上海有一批建筑大师,而是因为上海有一个“造景大师”,她的名字叫黄浦江——黄浦江不是一座建筑,但是,她是上海最伟大的建筑——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城市变得“可以观”,那就先想想自己城市的“黄浦江”在哪儿,而你又应该为她做些什么!


李忠6

中国·上海外滩

如果你为她做对了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在“可以居”和“可以游”这两个方面,城市河流和由她所带来的河岸空间,也往往是这座城市中最具活力,最有趣,也最好玩的地方。

要知道,这“有趣”二字,实在是对一座城市或者一座城市的局部空间的至高评价!这正如同,如果有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你说:“你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那么,你甚至可以断定,她或者他,是已经爱上你了!

所以,在我们的城市中,在那些有趣的河岸空间周围,也往往住满了“爱”上她们的人——“河景建筑”几乎是每一座城市广告中永远的卖点,而河道两岸的跑步道中,也永远都不缺少来来回回的人们……


7

美国·芝加哥河

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种种,都落实到两句话——“爱上一座城市,请从一条河流开始”——这句话,是说给这座城市的市民和游客听的;还有一句话,叫做“让一座城市值得爱,也请从一条河流开始”——而这句话,是说给城市政府听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