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是没有痛苦
——《人生的智慧》读书心得
幸福快乐的定义是什么?我想,这一定是问100个人就会有100种答案的问句。《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作者叔本华本身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生活,外在都是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他也认为幸福不是去追求生活的快乐和乐趣,而应该更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没有痛苦也不会无聊的生活才会称为“幸福”。在书中,他总结了所谓的“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是一门艺术。
一个人可能得到多少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而一个人能够领悟高级快乐的能力则是由他的精神能力所决定和限制的。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要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过上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因此,一旦对所谓的人有所了解,他就会选择避世隐居的生活;如果他思想深邃、远大的话,甚至会选择独处。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完全孤身一人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呆滞、麻木的人,接连不断地变换着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这也就是所谓的“无效社交”。一切豪华、壮观、有趣的东西,与塞万斯的意识相比,都是枯燥泛味的,因为塞万提斯在一个简陋、不适的牢房里写出了《堂吉诃德》。
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首先是由他对世界的理解决定的,世界由于不同的头脑和精神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一个人是世界是浅薄无聊的,还是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和趣味的,都是由他的头脑所决定的。降低我们的期望是明智和合理的,因为相当不幸的生活是轻而易举,而相当幸福的生活不仅是很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经历饶有趣味的事情,其实他们应该羡慕后者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因为正是由于理解事物的禀赋,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在其描绘中才是那样耐人寻味。这是因为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由一个头脑肤浅、平庸的人理解的话,那不过是平凡世界里乏味的一幕而已。个性决定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获得什么样的幸福。精神的力量尤其能帮助人们领略到更高层次的幸福快乐。能够自得其乐,感觉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有助于我们幸福的最有用的素质。
《人生的智慧》是本哲学书籍,哲学虽不教人生财之道或者工具技能,却放之四海而皆准,于思绪迷茫晦暗处升起一束温柔的火光,照亮心灵之路;亦如一泓清泉,涤去穿梭于人世间不经意落入心头的尘埃,使人轻装前行。